碧桂实验教改成果在公立学校推广

2023-09-14

912日上午,顺德区北滘镇召开2023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镇教育干部、骨干教师等人参加会议。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唐磊晶,佛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傅为贵,顺德区教育局局长李海源,北滘镇镇长王德华等领导出席会议。


01 碧桂园教育与北滘政府签约合作办学

会上,碧桂园教育总裁黎婉媚与北滘镇镇长王德华共同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两者间将深化合作,碧桂园教育将对北滘镇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进行托管办学,两所学校原有公办性质不变,促进优质教育经验的整体移植和快速应用。北滘镇第一实验小学(原北滘镇群力学校),北滘镇第二实验小学(原北滘镇高村小学,日前经顺德区教育局批准改名。



作为大会签约项目之一,北滘镇人民政府与碧桂园教育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还将持续通过导入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等方式,来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品质,满足更多家庭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唐磊晶说。

据悉,碧桂园教育将对两所学校输出碧桂园实验学校原创教育教学品牌,理念共享、品牌共建、教研互动、活动同步。碧桂园教育总裁黎婉媚表示:“碧桂园教育会运用碧桂园实验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碧桂园教育的资源,把两所学校改变为更符合北滘发展、人民期待的好学校。”

碧桂园教育CEO黎婉媚表示,碧桂园教育将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多贡献。

02 陈钱林校长作名校长论坛发言

大会安排我校总校长陈钱林、华东师大附属北滘学校校长王玉琼、国华纪念中学校长季德华作名校长论坛发言。


陈钱林校长以《追寻教育的中国梦》为题,分享我校成功办学的经验:

首先,是理念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原创健全人格坐标图,寻找教改的突破口。自然属性的“健康”方面,当前最大的痛点是孩子睡眠不足;社会属性的“成功”方面,难点在于人是有差异的,高度共性的教育模式,必定有大批孩子被贴上失败的标签;精神属性的“幸福”方面,当前中学生抑郁率是个热点问题;“独立人格”方面更是当前教育的薄弱点。我们就在这些“点”上发力,确立“办一所追求健康生活、精神成长、个性化学习与独立人格的标杆学校”的目标。在实践中,学校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比如“教育要在卷与不卷之间找到平衡点”、“最好的教育是引导自律,最好的教学是引导自学”等。这些核心价值观产生文化力,推动学校创新。


其次,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服务、质量、品牌中心任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形成了系列教育、教学品牌。许多品牌项目很有特质:比如,初中生有九小时睡眠时间,只要成绩达到预期目标就可少做或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学生就餐不需要教师管理,十分钟左右全校学生可以吃上自助餐;比如,英语课程遥遥领先,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组组长梅德明教授认为“即使在上海都是最优秀的”;“大语文·小作家”特色、1-9年级每周一节演讲课、6-9年级师生共读名人传记等得到人民日报等全国级媒体报道;比如,可以个性化走班,8%的学生选择跳级自学。

这些品牌项目得到好评:央视报道过学校的自主作业创新;教育部课程中心在学校召开“面向未来的个性化学习”研讨会;广东省教育厅将陈钱林专著《教育的本质》(书中很多内容介绍碧桂实验创新)选为2021年全省教师暑假读书推荐书目;国家督学、原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健先生撰写的《陈钱林教育改革的启示》发表在《中小学德育》期刊;原《人民教育》资深记者白宏太先生等采写专著《追寻教育的中国梦——碧桂园实验学校教育改革探秘》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第三,打造课程标准。我们在黎婉媚总裁的领导下,成功制订比较接地气的碧桂园实验课程标准,共30万字,相当于“办学说明书”。该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女士的期望:回归初心(办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中国的,也就是最世界的);中西合璧(只有集大成,才能引领世界)。北师大专家论证认为:“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也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相一致。”三年前,群力学校与我校合作办学,我们尝试输出实验课程的一些品牌,合作成效得到家长和领导好评。

最近,碧桂园教育确立教育出海战略,碧桂实验承担把实验课程标准提升为出海课程标准的任务。“我们很自信,我们的核心理念、课程体系和系列教育、教学特色品牌,在国际上会具备核心竞争力。”陈钱林总校长说。


- 想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