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数学王国,数学应该成为名校王牌!
2018-10-18
2016学年,在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我校成绩一鸣惊人。初中部数学成绩更是超出预期,令人振奋!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特别重视语文、数学。我国高考,一直把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作为必考学科,再加上文综、理综的选考学科。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所有科学的基础。
数学学习有阶梯
既要排除拦路虎又要鼓励超前学习
数学是很严谨的学科,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
孩子学数学,就如上阶梯。学懂了,上个台阶,会产生成功感;学不懂了,那是碰到拦路虎,如果不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怕数学。
所以,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
我们的教学思路:
一是准确把握学情,不让学生掉队。
我校设计了当堂练习、作业反馈、学业检测三条把握学情的渠道。
每堂课,教师讲解新知后,尽量留出学生练习的时间。只有练过了,才会发现哪些孩子真懂,哪些孩子一知半解。
孩子学数学,适当的作业不可少。我们要求数学教师对课堂上发现特殊学情的孩子,在作业批改时特别关注。
学业检测,是对一个时间段掌握知识点的学情反馈。我校在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部设计有月考制度。对学校来说是对班级学科质量的宏观监控,对教师来说是对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学情把握。
难免会有些孩子未能及时掌握新知。把握学情的措施,希望能及时发现问题,为这些孩子特殊点拨、辅导。需要时,教师要联系家长,共同帮孩子制订补短计划。
二是鼓励超前学习。
班级授课制有诸多优点,但很难处理班级两极分化的问题。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法之一,是基于中等生教学。什么意思?就是说,教师备课时,考虑的是让中等生学懂,这样,落后的学生跳一跳、补一补也能跟得上。
那么优秀生怎么办?
如果也跟着教师的进度学习,学习效率会打折扣。
我校陈钱林校长原创的自主作业教学品牌,看起来是作业变革,实质上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改革,可更好地鼓励优秀生放开手脚自主学习。
在我校,小学四年级以上和初中部,学有余力的优秀生,都可以大胆尝试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有超单元学习,比教学进度超前一个、二个单元;超年级学习,自学下学期、下学年的内容。凡是能自学的孩子,就可以不用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就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到底做不做。
尝试自学,如果尝到甜头,不仅只是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孩子增强成功感、自信心。这些孩子才可能深深喜欢数学,那是发自内心的兴趣。这时候,数学将变得像艺术一样美!
辅优补短,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做。我校因师生比高、班额少,补短更加扎实;因自主作业的教学品牌,辅优更加个性化,孩子学习的自由度更大。
初中分层走班
让每个学生学得更扎实
我国始于2000年的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程的知识点明显放低要求。总体上来说,小学数学比较浅,所以小学生数学分化尽管有,但还不是很大。到了初中,数学难度迅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水平迅速分化。
初中数学的难处在于,照顾大多数,中考会出丑;考虑提高中考的重点高中率,很容易放弃大多数学生。——在中考重点高中率依然受到全社会追捧的功利化大环境中,许多学校重抓优秀生,实际上都把许多学生放在了一边。这是当前教育特别突出的问题。
初中学校需要重点高中率,但做教育要有基本师德,那就是不能放弃任何学生。
有没有办法两者兼顾?
我校于2016学年开始,在数学、英语课中尝试分层走班教学。
上数学课、英语课时,根据上期学情,让孩子选择合适的A、B层,走班形成新班级。A班学得深,要求更高;B班学得扎实,追求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如何分A层、B层?结合月考学情确定。A层、B层学生是动态流动的。我们的教学评价,既表彰考试成绩突出者,也表彰比上次月考排名进步较快者。
分层走班教学,比较难操作,主要是数学老师太少。有些公立学校也在尝试,但最终因为数学教师人数不够,效果不佳。我校特别安排了更多的数学教师编制,保证了分层走班教学的顺利实施。
2016学年的教育局统考中,我校初中部数学成绩喜人,与分层走班的相对高效学习是分不开的。2017学年,我们将不断总结分层走班教学经验,让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数学好玩
从数学文化视角开设校本课程
学数学,离不开计算速度与准确度、思维能力、解读步骤……看起来的确有点枯燥。实际上,数学有很好玩的一面。
2017学年,我校从“数学好玩”的视角,开设系列校本课程:
1年级开设口算课程;
2年级开设玩迷宫课程;
3年级开设扑克算24点课程;
4年级开设魔尺课程;
5年级开设魔方课程;
6年级开设数学故事课程;
7-9年级开设思维拓展课程。
我们希望这些课程,能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拓宽对数学文化的视野。
每学年的3月份,我校都会安排校园数学节,将围绕上述校本课程,组织为期三周的趣味数学活动、公选数学明星偶像等,在学校营造浓厚的数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