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2018-10-18
碧桂园实验学校,在改布置作业为学生自主作业、改成绩单一评价为态度、习惯、特长、成绩等多项星卡评价的校园环境下,学生呈现多元发展、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体育,学校又是怎么对待的呢?
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我校体育课程深入进行课堂改革,以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形式,着手创新打造校课程特色。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体育学科分别开设了武术、跳绳、乒乓球、足球、篮球、毽子、羽毛球、健美操、啦啦操等课程。
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学习武术有利于他们的模仿力、注意力的发展。本校武术操课程着重对小学生的基本功、基本手型和手法、基本步型和步法的要求,也注重在各种动作演练时对基本技法的训练及其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
跳绳
跳绳是大多数人喜爱的运动之一,我校一二年级开展跳绳课程,好处可多了。其一、儿童跳绳时自跳自数,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儿童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其二、儿童在跳绳过程中,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有时是多人数,这有利于儿童形成准确的方位感。儿童在跳绳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其三、跳绳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乒乓球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它具有球体小、速度快、变化多、设备简单、趣味性强、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特点,深受二三年级学生的喜爱。练习乒乓球可以发展人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动作速度, 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还能发展人的机智、沉着、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等品质。因此,长期坚持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思维的敏捷性。
足球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校园足球一直是深受学生的喜爱的体育活动。在教学形式内容、过程等方面具有体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功效。对学生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有着积极的实践价值。有效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意志,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我校根据当前课改需求和课纲指导,针对性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制定了符合本校特色的足球校本课程。
篮球
篮球是极具竞争性、对抗性,也具有极高的锻炼和健身价值,以及欣赏和审美价值的运动项目。小学生学习篮球与参加篮球活动,可以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技能、基本战术、简单配合与比赛方法;通过练习篮球,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体能和智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毽球
踢毽子是一项以发展下肢肌肉协调能力为主的运动,俗语说功夫在脚上,盘、磕、拐、蹦、落,转身稳步,起跳骗腿,前合后仰。在他人看来,就像欣赏舞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以纵轴为中心摆动,带动远端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部位,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
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趣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学习羽毛球不但能够掌握一定的羽毛球竞技技能和比赛方法,而且能够锻炼运动能力,增强体能,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通过跑动、弹跳来训练速度、柔韧性和耐力,能够让他们在赛场上提高临场分析和应变能力,在激烈的对抗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个性能力,在相互配合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
啦啦操
啦啦操,健美操运动是融健身、健美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它以节奏明快奔放、动作复杂、形式多变以及富于青春活力的特点深受学生所喜爱。中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啦啦操、健美操内容不仅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需求。在教学中我们不局限于研究书本教材,而是有选择创编适合中小学生的健美操内容,并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实验和改进。使啦啦操,健美操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发挥更好的效果。